中新社武漢1月5日電 (記者 張芹)2022年武漢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加4.5%左右,總量達到1.9萬億元(人民幣,下同)左右。武漢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5日開幕,市長程用文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上述信息。
![]() |
據報告披露,去年武漢凈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0家、總數突破1.2萬家,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27%;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10%左右,新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成效逐步顯現。
數據顯示,去年包括東風云峰、吉利路特斯等在內的85個億元以上項目在武漢建成投產,220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,新登記市場主體35.33萬戶。
在壯大實體經濟同時,武漢不斷開辟新領域、新賽道。其中,該市出臺數字經濟規劃和政策,組建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,新改建特色數字經濟產業園15個,推出數字經濟應用場景247個,中小企業“上云用數賦智”7萬余家,先后獲批創建國家區塊鏈發展先導區、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。
據悉,2022年武漢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鎖定在6.5%。程用文表示,將不斷增強先進制造業支撐力、現代服務業競爭力、新興產業牽引力、數字經濟驅動力、產業平臺承載力。
在新興產業領域,包括前瞻布局未來產業,培育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類腦智能等新增長點,推動元宇宙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量子計算等產業加速成長等。
武漢市人大代表查乾認為,培育壯大元宇宙產業對武漢領跑產業發展新賽道、重塑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,應搶抓發展新機遇,推動元宇宙技術深度嵌入產業體系、治理體系,完善相關場景落地。
武漢市政協委員、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趙凱認為,武漢發展新經濟還應加強產學研相結合,充分利用科教資源豐富優勢,讓高?蒲谐晒麑崿F就地轉化,參與地方經濟發展。(完)
菲律賓《菲律賓華報》《世界日報》采用
【編輯:裴春梅】